水量水质综合模型的开发及在渭河流域的应用
黄河流域是中国西北部、北部最大的河流,流域而积75.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8%.流域特征是干旱和半干旱的黄土高原地区,工业发展迅速、土地高度开发、水资源短缺、泥沙沉积严重.合理的水资源分配,对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合理的水资源分配将会带来更好的生态系统和更高的可持续发展,合理用水的方式是精明用水、有效的重复利用、废水处理后再排泄.水资源分配要靠政策手段和经济手段,分配领域包括:农业、工业、日常生活和生态用水.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要靠先进的技术和社会方方面面的配合,重复利用要受技术、健康风险和经济因素限制.为了更合理地分配水资源,在考虑水质水量的基础上,构建综合模型.模拟出在某一区域未来的用水量.污染的水不能作为水资源,良好的水质对于重复利用是必前的.本文就是将渭河流域(黄河的主要支流)作为目标区域,构建包括水量水质的综合模型.该模型包括两个子模型,水循环子模型和水质子模型,这两个模型分别基于GBHM2模型和Streeter-phelps-模型.为了尽可能高效系复利用水资源,泄流点也同样要标出.降雨方式、地表产流率、地下水位和蒸发转换率都要考虑进去.蒸发量的估计采用Penman-monteith法,温度和降雨为每小时变化量.边界的确定以及初始条件通过GIS数据、卫星影像和现场观测数据计算出来,统计数据采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发布的数据.污染物的排泄量和水量消耗是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模拟出来的.该模型可以模拟出蒸发率、渗透量、径流量、流量,特别是洪峰量.模拟BOD、DO、氮、磷、及测井里的固体悬浮物.估算结果是,如果废水处理率达到80%,渭河水质将得到改善.
渭河流域 水量水质综合模型 水资源配置 水资源利用 污染物
楠田哲也 东修 王晓常 杨大文
九州大学 科学技术振兴机构 西安建筑技术大学 清华大学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120-130
2005-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