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河口治江缩窄后泥沙淤积成因分析
通过钱塘江河口长期连续水下地形图的比较分析,发现治江缩窄以来的40多年间,钱塘江河门段净淤泥沙.26.7×108m3,这种淤积还在继续向口外海滨段(杭州湾)发展。泥沙的淤积主要发生在连续枯水年的最初2~3 a,具有自上而下推进的特点,累积淤积曲线呈现出阶梯状。分析认为,河口为了应对连续丰水、连续枯水年交替的径流改变,通过长周期泥沙冲淤和河床变形进行自动调整,达到输沙平衡。钱塘江河口围涂缩窄后出现的累积性淤积,与改变了河口进行自动调整作用的条件有关。
钱塘江河口 治江缩窄 泥沙淤积 河口自动调整 水下地形图 河床变形
余炯 曹颖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0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192-199
2005-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