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引起复杂河网区主要水道低水位变化研究
以世界上最复杂的水系——珠江三角洲河网为例,研究人类活动引起的河网区主要水道低水位变化趋势。珠江三角洲河网水多沙少,河势稳定,但近20年来的大规模挖掘河床泥沙,在很人程度上改变了河网河床演变的过程,这种改变已远远超过和涵盖了同期河流自然演变的程度。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河道挖沙情况进行了调查,取得了珠江三角洲河网区总采沙量的基本数据,采用灰色系统模型预测了今后可能出现的用沙需求、河槽容积变化及相应水文变异。为预测人类活动对主要水道低水位的影响,建立了河网区水动力数学模型和北江、东汀巾下游重点河段的二维水沙数学模型,预测了今后一个时期人工挖沙及“溯源冲刷”对低水位的影响。根据珠江三角洲主要水道有径、潮流共同作用的特点,将研究河段划分为三类,即:常年潮流段、季节性潮流段、常年径流段或无潮流上溯段,对各类河段设计低水位的确定方法,分别提出了适用的计算方法,得到了低水位变化的时空分布规律。
复杂河网区 人类活动 水道低水位 数学模型 河床变形 河道挖沙 溯源冲刷
陆永军 贾良文 莫思平 罗宪林 韩龙喜 左利钦 季荣耀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及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29 广东省航道局,广东 广州 510000 中山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275 河海大学环境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277-284
2005-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