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植棉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本文探讨了中国古代栽培棉的由来以及古人对棉的译名误解造成棉史研究中的混乱问题,通过探讨,可以归纳以下几点结论:(一)中国古代棉种最初由古印度传入,此前已传入棉织物;(二)棉的梵语音译在佛教典籍中虽有“劫贝”、“劫波育”、“迦波罗”等等,但在世俗古籍中通常正确的是“吉贝”、“白叠”。作“古贝”者,肯定是因与“吉”字形似致误。“叠”或作蝶等,是音同或音似的假借,不必视为错误;(三)“叠”字增“毛”旁作“氎”,是因其外表特征似毛,并非依其实质。古人称棉布“一名毛布”,原因同此。将“氎”释为毛织物,是因误解此“毛布”本义而造成的错误。
棉 栽培 古代 中国
吴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国内会议
吐鲁番
中文
27-36
2005-08-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