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居于其它疾病的首位,可以导致不同程度的高级脑机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低下以及参与社会活动能力丧失,对社会、个人及家庭等均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脑卒中患侧上肢运动功能的损伤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非常大,直接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而且常规康复训练上肢恢复较下肢慢,效果差。强制性运动(CIT)又称强制性治疗,是从猴传入神经阻断的研究中衍生而来的一种新的康复治疗方法。该方法通过限制健侧上肢,达到强制使用和强化训练患肢的目的。自80年代美国开始将其应用于治疗慢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以来,强制性运动疗法得到了较大发展,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探讨强制性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为加快上肢康复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脑卒中 康复治疗 强制性运动疗法 上肢运动功能
任海 韩永刚 许志强
山西省残疾人康复中心 山西 太原 030012
国内会议
中国残疾人健康协会2005年国际康复论坛暨第六次全国康复医学工程与康复工程学术研讨会
西安
中文
369-371
2005-08-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