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国营农场构建和谐社会的难点及对策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国营农场和地方一样,把实现小康目标和创建和谐社会作为今后工作的主要方向。农垦企业经过近几年的改革,从根本上转换了经营机制,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了崭新的经营管理机制,改革形成的新体制、新机制所焕发出来的发展优势已经初见成效。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稳步增长。但也必须看到,改革遗留下来的后遗症也不少,主要表现在职工观念滞后、心理失衡、利益资源分配不均、改革发展没有同步、农垦人才大量外流、集访群访事件时有发生等,有的反作用相当大。国营农场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针对农场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症结,并结合农场的实际情况,把握以下五个要点:稳定的政治局面、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建立科学的长效发展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体系,实现改革成果、资源、利益共享;创造公平的发展和生存环境,促进农垦和地方和谐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小城镇集聚人口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

国营农场 和谐社会 小城镇建设 管理机制

冯德龙

江苏国营临海农场社区

国内会议

2005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乌鲁木齐

中文

376-380

2005-08-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