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辽宁省2004年汛期降水特点及暴雨成因分析

2004年汛期辽宁省总降水量正常或稍多,本文阐述2004年汛期平均环流特征,同时又对2004年汛期六次区域性暴雨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每次暴雨过程都需要充沛的水汽及水汽输送通道,需要冷暖空气的相互作用。由于影响系统不同,预报着眼点各有异同。冷涡暴雨多有强对流发生,容易出现中小尺度系统;暖湿切变线暴雨配合有建立的既早又长的低空偏南急流,有非常强的高能区,高能高湿的暖空气与冷空气的迎合是产生暴雨的关键;副热带高压后部的高空槽暴雨我们更多注重天气尺度系统的演变,暴雨的等级取决于水汽的整层饱和程度、底层辐合区的强弱,暴雨落区位于中尺度气旋北上的途经地,低空急流的左前方;静止锋暴雨是由于接近东西向跨度大的高空槽在较长时间稳定,副热带高压后部抬升,冷暖空气对峙造成的。发现热带气旋在30°N以南,也能为辽宁强降水提供所需的能量和水汽。

环流特征 区域性暴雨 暴雨成因分析 辽宁省 中尺度气旋

孙欣 韩江文 蒋大凯

辽宁省气象台,沈阳 110016

国内会议

2005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福州

中文

77-82

2005-03-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