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04年黄淮一次突发性特大暴雨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

利用NCEP1°×1°的6小时资料和新近引入的几个物理参数对2004年最强一次黄淮突发性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锋生函数的水平运动项对降雨锋形成作用最大,暴雨区上空对流层中下层和上层螺旋度呈“下正上负”的垂直结构,视热源Q1和视热汇Q2的局地变化项和平流变化项分布反位相,垂直输送项的作用引起Q1、Q2的异常,异常加热中心位于对流层中高层,揭示非绝热加热是以对流降水产生的凝结潜热加热所致。锋生大值区、螺旋度正的大值区、Q1和Q2的强增温区与强降水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特大暴雨 动力学分析 物理参数 暴雨过程 降雨锋形成

林建 康志明 郭文华 杨克明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

国内会议

2005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福州

中文

87-96

2005-03-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