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藏北羌塘比隆错一带新生代火山岩的成因:壳幔过渡带局部熔融的地球化学证据

羌塘比隆错新近纪火山岩主要岩石类型为安粗岩-粗面岩,为一套中基性-中性的碱性系列岩石组合,SiO2含量介于52%~62%之间,Al2O3>15%,Na2O/K2O>1,MgO<3.30%.岩石轻稀土元素较强富集,LREE/HREE=10~13,(La/Yb)N=15~19,弱负Eu异常,δEu=0.71~0.89.Mg#与SiO2的相关关系和La/Sm-La、Cr-Tb等亲岩浆元素与超亲岩浆元素协变关系表明,该套岩石为共源岩浆分离结晶的产物.岩石组合类型和低的Sm/Yb值(3.23~3.97)表明,它们应来源于岩石圈地幔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的局部熔融;弱的负Eu异常和Nb、Ta、Ti的相对亏损,又反映了陆源岩浆的特征,可见,比隆错新近纪碱性火山岩应为青藏高原特殊的壳幔过渡带局部熔融的产物.

青藏高原 比隆错新近纪 新生代火山岩 壳幔过渡带 局部熔融 地球化学

赖绍聪 秦江锋 李永飞 刘鑫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

国内会议

2005年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调查与研究成果研讨会

成都

中文

64-69

2005-12-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