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离子注入在氧化物晶体中微颗粒的形成研究

本文对离子注入在氧化物晶体中微颗粒的形成进行了研究。不同晶面(0001)、(101-0)、(011-2)和(112-0)的α-Al2O3晶体分别在室温及100K温度下进行Ti+、Cu+、Nb+,CuCl+等的离子注入,然后在还原气氛下进行500~1100℃的热退火。对退火前后的试样形貌进行AFM观察发现,晶体表面离子轰击引起的择优溅射效应形成岛状特征的表面形貌,嶙峭的岛形特征经退火后变得平滑,且小岛的数目也随退火温度的提高而减少。注入试样经高温退火后形成的微颗粒呈现不同形状,似乎与注入离子种类有关。首次发现在一定的基体晶面及注入离子条件下,形成的微颗粒沿一定方向排列,且在此方向上呈现相同的间隔。此外,对离子注入的α-Al2O3晶体试样退火前后进行了光吸收及荧光谱的测量以及XPS的深度分析。

氧化物陶瓷 晶体微颗粒 陶瓷工艺 离子注入

王立无 周萍 王新练 雷家荣 黄宁康

辐射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成都 610064

国内会议

2005年景德镇高技术陶瓷国际论坛

江西景德镇

中文

71-76

2005-10-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