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体会
慢性胃炎:门诊胃镜检查的90%以上。现代医学认为:幽门螺旋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中医学则认为,湿与热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邪。最终造成脾胃失和,升降失司而致气滞、血瘀为基本病机。治以理气、化瘀、清热、利湿为治本之法。在临证时应据病人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选方、用药,其效更佳。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用西医诊断(纤维胃镜及胃的粘膜组织活检为主要依据),中医辩证分型进行治疗,患者自觉症状消除快、治疗时间短、效果明显,是辩证与辩病的最好结合。积极治疗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对降低胃癌发病率有积极意义。所以临床应重视胃镜的检查和定期复查。 在辩证治疗的同时,可适当配合一些西药进行对症治疗,则效更佳。在用药治疗的同时,饮食及情志的调养是必不可少的。 慢性胃炎为常见病、多发病。是以上腹部疼痛、胀满、消化不良为主证。结合纤维胃镜和活体组织病理检查为主要确诊依据。中医属“胃脘痛、痞证”范畴。随着胃镜在临床的广泛运用,诊为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浅表性胃炎)者越来越多。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采用西诊检诊,中医辩证分型的原则进行治疗,患者自觉症状消除快、治疗时间短、效果明显、是辩证与辩病的最好结合。
慢性胃炎 幽门螺旋菌感染 气滞血瘀 辩证分型 中医治疗 临床疗效
刘成报 刘习书
四川省蓬安县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级中西医结合专升本科班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40-141
200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