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治理和破坏相持阶段”实现人与沙漠和谐相处的对策研究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防治步入“治理和破坏相持阶段”。甘肃省地处大陆腹地,甘肃沙区在全国防沙治沙治理分区中属干旱沙漠边缘及绿洲类型区,河西走廊及阿拉善高原沙漠周边及绿洲区亚区。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甘肃省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呈现好转的态势。与1999年相比,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出现缩小的态势,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了1900km2和836km2。这标志着甘肃省荒漠化和沙化防治步入“总体遏制、局部改善”阶段,但仍然“形势严峻、任重道远”。文章分析了甘肃省荒漠化及沙化态势与严峻形势;揭示出甘肃沙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攻方向;提出了防治土地荒漠化,实现人与沙漠和谐相处的对策措施:更新传统治沙理念,建立生态农业良性循环体系;科学利用水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运用科技成果,提高防沙治沙科技含量;充分利用沙区光热资源,积极发展沙产业。

和谐社会 荒漠化 生态农业 经济建设

刘芳 马立鹏

甘肃省林业厅三北防护林建设局、甘肃省林业厅防沙治沙办公室 兰州 730030

国内会议

第八届西部论坛暨中国西部地区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论坛

兰州

中文

497-501

2005-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