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感染情况及其血清学标志物的表现模式。 方法: 共11367份患者的血清标本,均以Alisei全自动酶免分析仪进行检测,以手工进行复查。为表述方便,设定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项目第1~5项的排列顺序为(1)表面抗原(HBsAg),(2)表面抗体(HBsAb),(3)e抗原(HBeAg),(4)e抗体(HBeAb),(5)核心抗体(HBcAb),并以出现项目的序号为该模式的代码。 结果: 本组标本检测结果可分为乙肝患者和非乙肝患者。乙肝患者又分为感染期模式和恢复期模式,共15种模式。常见模式9种共占总人数的99.44%,经复查确定为罕见模式的占总人数的0.56%。 结论: 本实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常见模式所占比例较大,除实验误差外,产生罕见模式的主要原因为低浓度的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及酶标试剂与包被板间的非特异性交叉反应等。

乙型肝炎病毒 酶联免疫法 非特异性交叉反应 病毒标志物

梁娜 孙淑艳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检验医学部,天津 300000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吉林 130021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暨国际诊断学学术交流会-实验诊断学检查规范化研讨会

长春

中文

38-39

200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