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脑脊液酶学的进展与应用

脑脊液(CSF)中的各项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及CSF的不典型化,特别是疾病早期经过不规则治疗给诊断造成一定困难,而常规检查又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有人采用测定CSF中酶活性的变化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生化指标。正常脑脊液中的酶已知有20多种,比血清中少,但当有些神经系统疾患时脑脊液酶活性可增高。脑脊液酶活性增高的机制比较复杂,可受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①脑组织破坏时,从神经细胞内酶逸出;②脑脊液中各种细胞解体;③肿瘤代谢过程中有关的酶漏出;④未被破坏的脑细胞酶流出量增多;⑤脑脊液酶清除率下降;⑥颅内压增高时酶随脑脊液量的增多而增多;⑦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可使血中某些酶进入脑脊液中。脑脊液常用酶学检查分别叙述如下: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溶菌酶。

脑脊液 酶活性 酶学检查 临床应用

吴铁占 于庭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吉林 长春 130041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暨国际诊断学学术交流会-实验诊断学检查规范化研讨会

长春

中文

104-105

200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