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Co(-Fe)-B-Si-Nb块体非晶合金

利用团簇线方法和微合金化原理研究了Co基Co(-Fe)-B-Si-Nb多组元合金体系中块体非晶合金的形成。首先,确定Co-B-Si三元体系为基础体系,利用团簇线(体现在三元体系中为二元特殊团簇与第三组元的连线)在Co-B-Si体系中确定基础合金成分;然后添加少量的Nb对基础三元成分进行合金化以提高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利用铜模吸铸法制备直径为3 mm的合金棒,结果表明能够形成块体非晶的合金成分为(Co8B3-Si)100-xNbx(x=4-5at%),其中,Co8B3为密堆附半八面体的阿基米德反棱柱团簇结构。并且这些非晶成分可近似地用(团簇)1(胶粘原子)1模型表达,为(Co8B3)1M1(M=(Si,Nb)),即非晶成分由一个团簇连接一个胶粘原子组成,其中胶粘原子M为Si和Nb原子的组合。最后用Fe替代部分Co可进一步提高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得到的Co-Fe-B-Si-Nb五元块体非晶合金具有很好的软磁性能,其饱和磁化强度(Ma)最大可达0.98 T,矫顽力(Hc)低于6A/m。

非晶合金 团簇结构 软磁性能 铜模吸铸

朱春雷 王清 王秀敏 李艳辉 吴江 羌建兵 董闯

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 116024 日本东北大学材料研究中心,日本仙台980-8577 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 116024;中国科学院国际材料物理中心,辽宁沈阳 110016

国内会议

第四届全国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学术会议

武汉

中文

773-777

2007-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