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滨海盐渍土抗虫棉养分吸收利用研究

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棉区选择有代表性的高、中、低产田分别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中早熟品种鲁棉研18和早熟品种鲁棉研19,研究了不同产量水平盐渍土抗虫棉的养分吸收和干物质积累特点。结果表明,中、低产田抗虫棉的主要养分吸收量显著低于高产田,而养分生理利用效率(即指棉花吸收养分元素所生产的皮棉量)显著高于高产田。高、中、低产田平均N生理利用效率分别为4.81、6.33和8.005 kg·kg-1,P生理利用效率分别为28.57、40.06和50.48 kg·kg-1,K生理利用效率分别为9.16、11.58和12.76 kg·kg-1。中、低产田抗虫棉的生物产量明显低于高产田,皮棉产量也显著低于高产田,分别低12.44%和36.93%,但棉柴比显著高于高产田。表明滨海盐渍土中、低产田的盐分高而养分有效性和供应能力差,影响抗虫棉的养分吸收,进而阻碍棉花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

抗虫棉 滨海盐渍土 养分吸收 早熟品种 鲁棉研19 生物产量

辛承松 董合忠 唐薇 张冬梅 罗振 李维江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山东省棉花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 250100

国内会议

中国棉花学会2008年年会

陕西杨凌

中文

286-290

2008-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