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素废水中耐氯异养硝化菌的筛选与脱氮试验研究
黄姜皂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高浓度氨氮和氯离子的难降解有机物废水,用生物处理法对其进行脱氮处理效果不理想。本研究用基础和选择性培养基在含氧90%的环境下从皂素废水和土壤中筛选分离得到4株菌株。脱氮试验中发现菌株TR-8和DW-3具有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的特性,菌株TR-8在50h后N2气产量达到最大值5.37±0.33mmol 1-1,菌株DW-3在25h后N2气产量达到最大值7.24±0.26 mmol 1-1。在不同浓度的CaCl2(0%-8%)条件下,菌株DW-3比菌株TR-8的生长量和脱氮效果要好。测定细胞内氨基酸、蛋白质以及膜的通透性的变化发现,菌株DW-3胞内的调渗物质游离氨基酸的量高于菌株TR-8;菌株TR-8蛋白质量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急剧下降,而菌株DW-3中蛋白质的量增加;菌株DW-3胞内的膜相对透性增加幅度小于菌株TR-8。以皂素废水为处理对象,当废水中”Cl-”为4862mg/L时,菌株DW-3脱氮率达到最大值,但是当”Cl-”大于19635mg/L时脱氮率大幅度下降,说明该Cl-浓度已经达到该菌体的耐受极限。经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DW-3与Pseudomonas.stutseri同源性达99.0%。
有机物废水 皂素废水 废水处理 耐氯异养硝化菌 生物脱氮
王大玮 鲍建国 信欣 甘复兴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 43007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武汉 430079 成都信息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成都 610225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605-613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