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生态博物馆如何避免文化原创性的退化问题

通过对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的考察,笔者看了文化变迁的两种模式,一种是人们为了应对自然生态的改变和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而做出来的自主的变迁,也就是文化变迁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掌握在文化持有者自己的手中,他们会非常自主而又智慧地将外来文化融入自己文化的习俗中,发展出新的文化。另一种是没有自主性的,不得不为之的被动变迁。也就是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外来力量的支持下,使一个族群在非常短的时期内,就从一个封闭的生活空间,来到了一个旷阔的、面向世界的全球性的空间。他们不容置疑,不容想象,必须要迅速地学习,迅速地脱离自己的文化传统,进入到新的时代,融入到新的生活当中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看到的是自己文化的陈旧与落后和外来文化的先进与进步。于是,他们不再自主的调适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而是全盘的否定自己的传统,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新的文化中。而这样的结果不仅是生态博物馆难以阻止.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还加速了这种结果的产生。因此,如何避免少数民族文化原创力的退化,保持其文化在新的社会发展中的生命力,是生态博物馆所面临的挑战。

生态博物馆 文化变迁 文化原创力 自然生态 社会文化环境

方李莉

中国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07年自然环境与民俗地理学中日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03-121

2007-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