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与传统自然农业文化修复——以苏州市为例
现代农业建设应突出其生态功能,其主要目标是建成生态农业。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和开发应高度关注直接体现为农民生活的“活态”文化,其重点是遍布中华大地的历史悠久、形态多样的自然农业文化。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离不开传统自然农业文化的修复,传统自然农业文化的修复也少不了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以苏州市为例,根据良性的文化变迁具有渐进性和连续性的规律,主张自然农业文化——诸如稻作文化、蚕桑文化、渔捞文化、荼果文化——脱掉其化学农业的武装,对其利于自然生态和人体健康的成分着力加以保护和修复,使之与现代生态农业相衔接、相嵌合,以达至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自然生态重塑等多重之功效。
生态农业 民间传统文化 农业文化修复 传统文化保护 自然生态
王俊敏
中国 苏州大学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18-321
2007-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