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稻田养河蟹系统中河蟹放养密度对水稻与河蟹产量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本研究采用稻田陆基围隔方法,研究了河蟹放养密度时水稻产量、河蟹生长、产量、性成熟速度的影响,并对稻田放养不同密度河蟹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河蟹放养设5个密度,即0、3.75、15、30和60只/m2.试验结果表明:河蟹的放养密度对稻田内的除水稻外的水生植物的生物量影响显著,而对底栖动物的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对河蟹的产量和生长速度影响显著(P<O.05),随着河蟹放养密度从3.75/m2增加到60/m2.河蟹总产量从55.8g/m2增加到81.2g/m2.而成活串从65.4%下降到45.7%,生长速度(SGR)从5.34下降至2.47,河蟹的净产量在15只/m2放养密度时达到最高,为63.1g/m2.故养河蟹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显著(P>0.05).放养密度时河蟹的性成熟状况影响极其显著(P<0.01).河蟹放养密度为3.75/m2时,性成熟河蟹占总产量的57.8%。而放养密度为60/m2时,几乎没有性成熟的河蟹.仅占总产量0.002%。放养密度可以用作控制养殖河蟹性成熟时间的重要手段.经济效益分析的结果表明:0和60只/m2组稻田养蟹的净利润最低。而其它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说明:无论从生态学方面考虑还是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本试验务件下稻田养河蟹蟹种的最佳放养密度为15只/m2左右.

水生生态系统 经济效益 放养密度 稻田养蟹

李晓东 李永函 雷衍之

盘锦光合水产有限公司 辽宁 盘锦 大洼镇中心路65号,124200 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大连,116023

国内会议

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淡水养殖分会学术年会

安徽马鞍山

中文

67-75

2007-1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