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髂腹股沟区血供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髂腹股沟区为临床常用的组织瓣供区之一,本文旨在为临床合理应用髂腹股沟区骨瓣和皮瓣移位或移植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在31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标本上,解剖观测髂腹股沟区非主干血管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外径和吻合情况。 结果:髂嵴前都的血供丰富,具有多源性,主要由旋髂浅动脉、旋髂深动脉、旋股外侧动脉升支和臀上动脉深上支供给。每支血管各有其特点.且彼此在髂嵴缘均有吻合,此外旋髂深动脉还与分支营养髂嵴后部的髂腰动脉、第4腰动脉部分分支吻合,有很强的互补性,切取术式灵活;下腹部和会阴部皮肤的血供主要来自腹壁下动脉、腹壁浅动脉、阴部外浅动脉和闭孔动脉,分别可构成脐旁或胸脐皮瓣、下腹部皮瓣、阴股沟皮瓣。其部位隐蔽,供皮质量较好。取皮后遗留刨面可以直接缝合,特别是阴股沟皮瓣因有相应的神经分布,可制成感觉皮瓣。 结论:髂腹股沟区每支血管各有特点,以之形成的髂骨瓣、皮瓣均有各自适用范围,临床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带合适血管蒂的骨瓣、皮瓣行移位或移植术,并利用其互补性选择最佳术式。

骼腹股沟区 骨瓣移位 皮瓣移植术 应用解剖学 最佳术式

潘峰 陈振光 林海滨 谢昀查 陶圣祥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显微骨科 湖北武汉 430071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解剖与临床学术研讨会

安徽黄山

中文

31-34

2004-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