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深度调剖技术在朝阳沟油田的应用

朝阳沟油田储层裂缝发育,且平面及纵向油层非均质严重,油井含水受裂缝影响呈阶梯式上升,进入申高含水期后,层间、平面矛盾加剧,方案下调、周期注水和浅调剖等常规调整措施力度逐渐加大,但随着应用次数的增多,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剩余油挖潜的需要。为此从2002年至今,开展了深度调剖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工作,形成了一套从调剖剂优选列注入工程设计的成型的深度调剖技术。2002~2007年共对48口水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应用规模已由零散大井组发展到区块整体深度调剖,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本文从调剖剂配方优选、性能评价、各项宏观微观室內实验评价凝胶对含裂缝岩心的调剖效果、数值模拟确定深调各项技术参数等几方面论述了适合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深度调剖技术;通过对历年应用的深调试验井区、特别是2007年朝5南块整体深调试验区的开发状况进行精细分析,从调剖后对裂缝及的封堵程度、层间平面矛盾的调整状况、驱油效果的改善情况、采收率提高幅度和经济效益评价等多方面阐述了深度调剖现场应用的效果,通过对不同类型并受效异同的分析,进一步界定了深度调剖选井选层的标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相对分子质量为1400×10(4)的聚丙烯酰胺为主剂、氯化铬体系为交联剂、硫脲为稳定剂的配方适合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现场试验结果显示,朝阳沟油田进行深度调剖可以解决由于裂缝和油层非均质性而产生的平面及层间矛盾。

低渗透油田 聚合物凝胶 深度调剖技术 注水驱油

常淑云 赵海英 刘宗祥 许桂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助勘探开发研究院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助勘探开发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08年油田高含水期深部调驱技术研讨会

珠海

中文

34-41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