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成岩作用的研究前沿和值得思考的问题
碳酸盐成岩作用在碳酸盐沉积学、尤其是在碳酸盐储层沉积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在以下领域获得了重要进展:1)白云岩烃类储层的几何学和岩石成因学,尤其涉及到对已有白云化模式的评论和重新认识等;2)碳酸盐储层热液改造的构造控制机理,涉及热液白云岩的成因及其对烃类储层的影响、尤其是深部热流体对碳酸盐成岩作用的影响;3)对一些经典成岩理论的更新和对传统成岩理论的挑战,尤其是对混合水成岩作用带和对海水环境下的埋藏成岩作用的重新认识等;4)锶同位素组成在海相碳酸盐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涉及对地质事件的跟踪研究、海相地层的等时对比、定年和成岩过程中水一岩相互作用的研究等。然而,碳酸盐成岩作用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1)深埋条件下碳酸盐最为重要的溶解介质可能是作为硫酸盐还原作用产物的H2S和CO2,但并非是温度越高,碳酸盐越溶解,相对较低的温度条件反而有利于溶解,这就是所谓的倒退溶解模式;2)碳酸盐溶解需要有温度的降低(即必须要有足够的负ΔT),这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①沿断层向上运移的流体,显示断层等构造作用在碳酸盐成岩研究中的重要性;②构造抬升,显示与构造有关的埋藏历史在碳酸盐成岩研究中的重要性;3)控制白云石锶含量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其晶体化学习性,锶在白云石中的较低的分配系数导致了白云岩普遍较低的锶含量,因此,我们不能仅利用白云岩中锶含量判断白云化流体的性质,白云岩中较低的锶含量也不能说明相应的白云化流体与海水无关;4)与硫酸盐还原作用有关的sO42-的带出会诱发白云化作用或白云石的沉淀,而与硫酸盐溶解有关的SO42-的引入会加速白云石的溶解。
碳酸盐成岩作用 白云岩 烃类储层 倒退溶解模式 热流体 TSR/BSR 碳酸盐沉积学
黄思静 王春梅 黄培培 邹明亮 王庆东 郜晓勇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沉积地质研究院,成都,610059
国内会议
2007年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四次国际学术会议
成都
中文
9-21
2007-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