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政策和农户行为的甘肃省庄浪县耕地近55年动态分析

本文选择甘肃省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国家贫困县之一的庄浪县为研究对象,基于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研究了耕地、梯田和人均耕地变化状况,在此研究基础上确立了驱动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近55年庄浪县耕地呈明显的时段差异。②1969年庄浪开始建设梯条田以来,梯田面积持续增加,大致划分为梯田建设的起步阶段、建设时期、快速发展时期以及巩固发展等4个阶段。③人均耕地在1949~2004卑经历了先降低后增加到持续降低的变化历程。人均耕地在55年共减少了0.219hm2,平均每年减少0.004 hm2。④庄浪县耕地和人均耕地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各自有自己的波动规律,耕地基本呈现阶梯状降低,而人均耕地接近直线下降。⑤影响庄浪县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因素。在宏观层面上,国家和地方的政策起主导作用;在微观层面上,农户行为起主要作用。

耕地变化 动力机制 驱动因素 人均耕地

王晓峰

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61 长安大学资源学院 西安 710061

国内会议

2008年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

重庆

中文

941-946

2008-07-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