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浅析农村居民点用地动态变化——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本文结合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分析重庆市渝北区农村居民点的时空变化特点,研究农村居民点数量与位置的变化。采用综合分析法,空间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研究认为重庆市渝北区农村居民点减少主要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因素、社会行为等因素驱动。所以本文针对渝北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具体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完善土地制度,发挥土地整理资金的导向作用。

土地利用 农村居民点 土地制度

赵雲泰 彭征 庞巧 廖和平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重庆 400715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重庆400715庆 400715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重庆 400715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重庆 400715 西南大学国土资源研究所 重庆 400715

国内会议

2008年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

重庆

中文

793-798

2008-07-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