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耕地利用区划原理·方法及其在云南省的实践

耕地利用区划是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整治和保护耕地资源的一项战略措施。本文阐明了耕地利用区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研究的意义,制定了耕地利用区划的原则和指标体系,进而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了云南省耕地利用区划。将云南省划分为5个耕地利用区域,即Ⅰ滇东北中山山原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区、Ⅱ滇中中山湖盆高原耕地资源优化利用区、Ⅲ滇东南中低山喀斯特山原耕地石漠化整治区、Ⅳ滇西北高山高原峡谷耕地资源限制开发区和V滇西南中低山盆谷耕地资源优势开发区。其中,Ⅱ区和V区为云南省的两大耕地资源优势区,Ⅰ区、Ⅲ区和Ⅳ区则是云南省的三个耕地资源“问题”区域。最后,深入分析了各区域耕地资源的特点、存在问题、合理利用与整治方向。

耕地资源利用 模糊聚类法 耕地利用区划 指标体系

贺一梅 杨子生 赵乔贵 陶文星 许婧婧

云南财经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昆明 650101 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 昆明 650221 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 昆明 650221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地籍管理处 昆明 650224 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 昆明 50221

国内会议

2008年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

重庆

中文

687-696

2008-07-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