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农村建设
基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乡转型发展的区域背景分析,侧重探讨了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态势、成因及其机制。研究表明:1996~2005年,耕地面积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年均耕地减少量17.09万hm2;建设用地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年均建设用地增量为15.32万hm2;建设征用耕地的面积占同期耕地减少面积的34.03%。建设占用耕地的主要途径是独立工矿、交通、村庄与城镇建设,分别占45.03%、5.8%、15.47%和11.5%。沿海地区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转移,并未带来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相应减少。新农村建设要吸取“冒进式”城市化带来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的教训,确立土地节约、集约与可持续利用理念。
农村城镇化 土地利用 新农村建设 集约利用 可持续利用
刘彦随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4-19
2008-07-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