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外文学关系史研究的若干理论和方法的思考

本文就中外文学关系史研究的若干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我们亟待调动本学科研究者的共同智慧,对已有成果进行咀嚼和消化,对已有的研究范式、方法、理论和已有的探索、尝试进行重估和反思,进行过滤、选择,去伪存真,以期对中外文学关系史深入研究和全方位的开发,创造出新的局面。首先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世界性因素”命题的提出,及由此而引发出关于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新路径的热烈探讨。 此外,从“符号学”互文(intertext)性视角切入文学关系研究的方法,采用“接受学”、“传播学”编织中外文学关系史的方法等等,都是值得尝试的研究方法,是充实、提升“影响研究”的路径。

中外文学关系史 中国文学 符号学 传播学

钱林森

南京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深圳

中文

3-7

2005-08-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