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音标和组合音标符号的语音性质与中文定名方法

国际音标符号的名称是音标分类和音标功能的形式呈现,有高度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内涵。随着语音科学的发展,建立标准的语音描写中文术语或规范的音标符号中文名称将是学科成熟的基本标志。本文依据《国际语音学会手册》的音标(英语)命名原则,分别讨论了辅音、元音、附加符号等音标的中文定名问题,并对这些音标符号逐项定名。辅音的中文定名原则是:被动发音部位+次类发音方法描述(气流类型+嗓音类型)+发音方法;元音的中文定名原则是:舌位水平维度项+舌位垂直维度项+唇状项。文章提出音标符号是对事物的指称,具静态性。附加符号附加于基本音标符号也是指称事物,不是描述变化,具有静态性质和非独立表征性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X化/X的/X部位的/X性”等四类组合音标符号的特征,制订出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复杂音标符号中文定名规则。

汉语发音 语音标注 语音描写 国际音标

江荻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100081;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

国内会议

第八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庆贺吴宗济先生百岁华诞语音科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PCC2008/ISPF2008)

北京

中文

1-7

2008-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