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04年冬春季中国地区云的模拟分析

文中利用卫星和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地区总云量和低云量的分布及华南沿海、华东地区和北方地区的云量垂直分布。利用CREM模式模拟了中国地区的云量,并初步分析了模拟误差的原因。中国地区总云量和低云量的分布存在东部大西部小、南方大北方小的特点。总云量和低云量中心从四川盆地沿云贵高原东侧向东南方向延伸至华南沿海大部分地区。华南沿海云量垂直分布中心位于440-680hPa气压段。华东地区则位于310-560hPa气压段,较华南沿海要高一个气压段。北方地区的云量垂直分布中心在112°E以西位于310-680hPa,以东则位于680-1000hPa气压段。模式能较好地再现中国地区总云量和低云量的分布形势和演变趋势。模拟的云量垂直分布跟观测也较为一致。但是模式对中国地区的总云量和低云量模拟系统性偏小20%。对北方地区的云量垂直分布模拟偏小明显。且模拟的华南沿海云量垂直分布中心偏低。初步分析认为这种云量大小的误差的原因是模式云量诊断方案的经验系数值不适当。利用从海洋性层状云和赤道深对流云分析得到的经验系数来对中国大陆性层状云进行模拟必然会影响模拟效果。而华南沿海云量垂直分布中心偏低是由云量诊断方案的特点及其经验系数值和华南沿海中低层相对湿度差别较大这一分布特点共同造成的。

云模拟 云量诊断 地面观测 卫星观测

王知田 李昀英 陶恒锐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南京,211101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北京,100029;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南京,211101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北京

中文

1-11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