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干旱气候分析及其预报指标研究
利用十堰市7个代表站1953年~2006年的月降水资料和月气温资料,用Z指标、降水距平百分率(R指标)等传统的干旱等级划分方法,并考虑到造成干旱的不仅是降水一个因子,气温也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特引入了P指标对夏季干旱进行了划分。R指标和Z指标在夏季不能真实反映十堰干旱实况,对大旱和特大旱的反映程度比实况要轻,而对时间较短或者干旱期间有短时强降水的干旱则根本反映不出来,而P指标反映较好。揭示了该区域干旱发生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十堰是我国中部地区干旱频发地区之一,干旱存在自身的周期性和连续发生的规律;地理分布是北部重于南部。造成十堰干旱的主要天气系统是东亚大槽、副热带高压、和青藏高压(大陆高压);这三个系统经常是交替影响并控制该市,春季主要是东亚大槽的稳定;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为主、大陆高压控制次之;秋季是大陆高压控制为主、副热带高压控制次之。
干旱 气候特征 副热带高压 高压控制
朱明 谭永秀 王立华
湖北省十堰市气象局,十堰 4420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1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