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城市暴雨内涝预报研究

本文利用1995~2006年太原城市暴雨内涝灾害及其相关资料,统计分析各种因素在内涝灾害形成中的作用与相互关系;以二维非恒定流理论为基础,构建暴雨内涝预报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城市内涝的主要致灾因素是地形地貌、排水系统、城市化、降水、防汛调度方式等;太原易积水区域主要分布在主城区的大同路、恒山路、建设路铁路跨线桥下,市区主、次干道立交桥下及新建路从北大街口至康乐街沿线与各街、巷交叉路口,开化寺街等地段。盆地地形、城市化不断推进、下挖式立交桥以及与城市发展不配套的排水系统,是造成太原市区内涝灾害频发且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降水是产生积水的主要诱因,它影响和决定着内涝灾害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降水强度、历时与发生灾害的可能性及程度呈正相关。太原城市暴雨内涝预报模型实现了城市暴雨地面积水模拟与管道排水模拟之间的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较高的精度。

暴雨 内涝灾害 模拟试验 降水强度

赵彩萍 荆肖军 李艳红 贾素珍 李亚军

太原市气象局,030082 山西省气象信息中心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北京

中文

1-6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