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低能见度的统计分析
本文利用郑州市近26年的能见度观测资料,选用水平能见度小于4km的低能见度作为影响城市交通的一个指标,研究郑州市能见度的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天气现象对其的影响。1、郑州市能见度6、7级(即4~10km、10~20km)出现天数较多,分别占全年的31%、55%;5级以下(V<4km)、8级以上(V≥20km)的能见度出现天数较少,分别占全年的10%、5%。08时有视程障碍现象(V<10km)的天数占全年的62%,14时和20时有视程障碍现象的天数占全年的30%左右。2、近26年来,恶劣能见度(V<1km)平均年出现天数15d,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出现高峰,其它年份出现天数相对较少。低能见度(V<4km)平均年出现天数65d,年代际变化呈现周期性的波动,略呈上升趋势。3、郑州市在一年12个月中,恶劣能见度、低能见度在5、6月出现的天数较少;1、12月出现的天数较多。从季节来看,冬秋季节大气水平能见度差于春夏。4、通过对影响郑州市低能见度的气象因子统计分析,郑州市低能见度大多是由雾、轻雾、霾、浮尘引起的,而其中雾、轻雾是主要原因,故郑州市低能见度主要与空气湿度、地面风速、环境状况有关。
能见度 雾 分布特征 年代际变化
焦建丽 周志刚 王军
河南省气候中心 郑州 45000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4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