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石家庄地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气象条件分析

利用河北省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提供的2006年11月~2007年3月,石家庄地区非职业性煤气中毒病例数据,统计分析了发生煤气中毒事故的时间特征;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当地逆温、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气象要素与煤气中毒的关系,并分析了近地面逆温与雾霾日及发生煤气中毒的关系,得出引发煤气中毒的主要气象条件;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初步总结出利于一氧化碳扩散和不利于一氧化碳扩散的500hPa高空环流形势和地面天气系统分型。结果表明:(1)煤气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夜间到早晨时段,特别是最寒冷的12月、1月是煤气中毒的多发季节;(2)风速小(1到2级)、近地面层有逆温、气温变化不大(±3.0℃之内)、有雾霾等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易发生煤气中毒;(3)500hPa高空处于偏西气流、西来槽、高空槽等环流形势下,地面受低压类、均压类、高压底部等天气系统影响,不利于一氧化碳气体扩散,发生煤气中毒的可能性大,在预报服务中应重点考虑。

煤气中毒 天气形势 气象要素 一氧化碳

付桂琴

河北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21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北京

中文

1-7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