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郊区顺义二氧化碳通量变化特征研究

城市地区是全球二氧化碳(CO2)排放的重大贡献者,车辆和其他相关的人类活动排放是大气层CO2的主要来源,对于全球气候变暖有促进作用。北半球的城市气象观测已发现,城市一直是CO2的来源。本研究旨在探讨北京郊区顺义CO2通量的变化规律,争取为未来城市发展规划有关的政策制定和减少CO2排放量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了涡度相关的方法,从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在北京郊区顺义进行CO2通量观测,分析研究净辐射、CO2通量、感热和潜热通量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除夏季的下午部分时段外,北京郊区顺义是一个CO2到大气的净排放源,通量的日变化特征主要是受植被的光合作用、交通流量和人为排放影响,CO2通量的峰值主要发生在早上和傍晚的交通高峰时段。冬季CO2通量可以达到20μmolm-2s-1,夏季CO2通量一般显著低于冬季期间,尤其在白天,这主要是因为夏季有更多的植被在白天光合作用吸收了CO2和夏季减少了采暖所用的能源消耗而导致CO2排放的减少。虽然植被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但却没有能力吸收城市所产生的全部人为CO2排放,因此在多数时间,北京郊区顺义仍然是碳的排放源。
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净辐射 二氧化碳 城市气象
刘伟东 窦军霞 苏晨 王耀庭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9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6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