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奥运期间北京及周边区域污染气象条件PILam指数预报方法的预试验研究
本文应用8年(2000-2007年)7、8、9三个月逐日大气成分PM10观测资料及高密度气象观测资料,通过模拟的北京奥运期间(7-9月)高污染过程,分析北京及周边地区历史逐日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观测时间剖面的波动曲线,提取和计算高污染(PM10浓度峰值大于150微克/米)与多气象参数的关系,建立北京及周边区域污染聚集与扩散气象条件的24-48小时天指数预报方法。分析研究2008北京奥运期间污染聚集与扩散的气象条件,研究北京形成盛夏季节“静稳型”高温高湿的大气动力与热力等气象条件参数,在研究周边地区污染物对北京影响的诊断方法设计中,引入适应度函数分级方法,采用以北京地理坐标为中心的径向坐标系投影,求解关键要素风场对北京污染输送的贡献,建立北京局地污染物扩散或聚集、以及北京周边区域可能污染向北京集聚的气象条件的参数PILam预报方法,给出定量诊断北京局地和北京周边地区有利于污染向北京集聚或扩散的区域及其方位和强度的诊断和预测方法。本文以可吸入颗粒物API公报值对本文的PILam指数预报方法的30天预报结果作了检验。结果表明,本文的预报结果与可吸入颗粒物API公报值以及北京南郊观象台的逐日实测PM10浓度值均具有良好的相关,其相关系数均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
污染集聚 气象条件 气象观测 大气污染
王继志 杨元琴 张小曳 侯青 王亚强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6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