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北京秋冬季雾中气溶胶特征
2007年10月25-27日,12月26-27日北京地区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雾日。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在北京西南方向良乡和南郊观象台进行雾的观测。利用机载粒子探测系统在地面对雾中的气溶胶粒子和云凝结核进行连续观测,并对这些资料作了初步的分析探讨。观测结果显示当风速增大、相对湿度减少、温度上升时,雾随时间逐渐消散。气溶胶数浓度随相对湿度增大而增多。在消散阶段气溶胶粒子谱向小粒子段移动,气溶胶浓度和有效直径随时间逐渐减小。气溶胶粒子谱分布主要呈单峰递减,存在双峰结构。
气溶胶 雾 粒子谱 云凝结核
黄梦宇 张蔷 刘建忠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北京市,100089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6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