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初步分析
利用1956-2005年黄河上游水文和气象台站观测的流量、气温、降水资料,用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径流量的年代际演变特征以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30世纪50-80年代年平均流量呈波动性的上升趋势,90年代至21世纪的前5年年平均流量呈下降趋势。降水量、蒸发量、气温是影响流域流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它们的机理完全不同。枯季、雨季降水量与流量分别呈负、正反馈机制,秋季和冬季降水量对次年春夏季的流量有比较明显的调节作用;4-5月(10月)气温与后期5~6月(11月)流量呈负(正)反馈机制;枯季、雨季地表蒸发与流域的河川流量呈负反馈机制,并且消耗的水资源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上游地区河川流量的减少与降水量减少、地表蒸发量增大有关。
径流 黄河上游 气候诊断 年代际演变
时兴合 秦宁生 汪青春 钱有海 冯蜀青 杨贵林 刘青春
青海省气候中心,青海 西宁 810001;中国气象局气候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青海省气候中心,青海 西宁 810001 青海省气象台,青海西宁 810001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察局,青海 西宁 81000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8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