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北非地区海―陆热力差异与夏季江淮流域旱涝的关系

基于NCEPNCAR月均再分析资料和全国743站降水资料,根据夏季江淮流域51年区域(1954~2004)旱涝指数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确定北非地区作为研究的关键区。分析发现,关键区的地表温度异常在冬季具有较好的持续性,冬季北大西洋涛动是导致这种异常持续性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前冬北非地区地表温度和夏季江淮流域降水的SVD分析发现:当北非大陆地区偏冷,其西北侧的海区偏暖时,江淮流域夏季的降水将整体偏多;反之,江淮流域夏季的降水整体偏少。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北非地区海陆地表温度异常的对比,要比其中单一海洋或陆地区域的异常对夏季江淮流域的旱涝有更好的指示能力。文中定义了一个海陆热力差异指数来表征这种地表温度异常的对比程度,该指数和夏季江淮流域旱涝指数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对夏季江淮流域极端旱涝年份也有较好的指示,认为该指数可以作为一个指示江淮流域整体旱涝事件的预报因子。

地表温度 江淮流域 旱涝 年代际变化 降水

赵勇 钱永甫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江苏南京 210093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北京

中文

1-10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