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近海海-气界面热通量的变化特征

利用NCEP/NCAR数据资料,运用经验正交分解(EOF)方法,分析了中国近海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特征,并对各海区的潜热和感热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作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黄、东海不论是潜热还是感热,其变化特征基本为冬季为最大值,夏季为最小值;渤海潜热通量值是秋季最大,春季最小,而其感热通量值则一直较大,且变化较小;南海潜热通量的在冬季和夏季都较大,感热通量南北表现则不太一致,北部仍然表现者单峰型变化特征,南部感热全年变化较小。除了东海,潜热通量的年均值基本上表现为自北向南减小的分布,而感热通量年均值则表现为自北向南增大的分布,且各海区的热通量年均值变化趋势并不一致。

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空间分布 海区 海气界面

张灿 梅婵娟 胡峰

威海市气象局,山东威海 264200;兰州大学,兰州 7300000 威海市气象局,山东威海 264200 日照市气象局,山东日照 276800;兰州大学,兰州 7300000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北京

中文

1-10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