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梅汛期(6-7月)100hPa南亚高压能谱分析——波能密度
本文应用100hPa北半球高度场格点资料,选取2003-2005年6-7月南亚高压季节性东进、北移的15个过程,其中包括这三年中在入、出梅期时段500hPa副热带高压有响应的季节性北移个例。计算了40°N的波谱物理量—1~7波的方差比和波能密度,分析其西风带长波—超长波的调整和南亚高压的东进、北移的相关,并从波能密度的演变特征来识别何种长波波动对南亚高压的季节性变化具有最大的贡献。从而得出100hPa 40°N的超长波的调整是南亚高压季节性东进、北移的环流背景,而西风带4-6波的长波槽波能密度的激增是诱发南亚高压季节性演变的最大贡献者。100hPa 40°N的波谱参数――长波-超长波方差比的增衰和长波(4-6波)西风槽的波能密度的增值过程能较定量地诊断南亚高压的季节性演变的过程。
能谱分析 波能密度 梅汛期
刘梅 胡洛林 俞剑蔚 张备 邓华君
江苏省气象台,南京 210008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7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