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郑州市高温天气分析与预报

本文对1951-2005年的常规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了50多年来郑州市高温天气分布特征和影响因子。并且根据相关高空资料进行分析,提出了郑州市高温天气预报的着眼点:1、500hpa上,高温出现前24h,在东经115—125度、北纬35~40度形成一暖高脊,副高西伸东经110度,河套到贝湖间有温度脊形成,高原上有一暖槽出现,东北经朝鲜半岛至东海形成一深厚的冷涡,其中心值<568位势什米;在上游东经100度~110度、北纬35~45度区城内,至少有4站的t-td最小值>13℃,且基本上为NW风,t-td沿纬度增加而递增;高温出现前48h,在东经80~100度、北纬30—50度之间有暖脊形成,但强度不大,贝湖至北纬50度有温度脊存在,在东经120—130度、北纬30~50度区域内未来有冷涡南南下或东移至该区,形成一深厚系统。2、700hPa上,高温出现前24h,在东经100-110度,北纬30-50度有暖脊形成,在东经115~125度、北纬40—50度有冷涡形成。从江淮至河套地区为一暖高脊,在东经105-115度、北纬35-45度之间,有5站t-td>12℃且向西北方向逮增。高温出现曲48h,在东经105-115度、北纬35—45度区域内各站t-td均>12℃.在东经90—110度、北纬40—50度有暖高脊形成,在东经115-120度、北纬40-50度有冷涡形成,副高加强西伸与高原东部小高压呼应。3、850hpa上,在高温出现前24h,新疆有一暖高脊,中心气温>24℃,处于东经80—90度、北纬40—50度内,华南、西南处于低压区内,本市受高压控制,或新疆有一暖低压存在,中心气温>20℃,处于东经80~90度、北纬35—45度内,华南、西南为高压控制,本市处在低压区内,且上述区域内测站t-td>10℃;高温出现前48h,在东经110—120度、北纬40~50度有冷祸形成,在东经105~115度、北纬35—45度有暖脊形成,本市处于西部暖舌前,在东经100—120度、北纬30~50度无明显深厚系统,暖高区内侧站t-td值有5站>10℃。4、地面图上,高温出现前24H,本市处于西南高东北低或西高东低的气压场中。持续受地面暖低压控制,14点大气相对湿度较低,天空状况较好无云或有少量的中高云,持续吹偏西风或偏南风且风速≤5m/s。风向整体变化趋势向偏西、偏西南、偏南发展,且风力不大。

高温天气 天气分布 天气预报 高压控制

周志刚 焦建丽

河南省气候中心 郑州 450003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北京

中文

1-5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