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雷暴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天气形势分析
本文根据桂林市13个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月雷暴日数资料,研究了桂林市雷暴天气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雷暴分布趋势为自中部向北部及东南部递减,桂林中部的桂林城区、临桂县及永福县年雷暴日数最多,在70天以上,最大值出现在临桂县,年平均值有72天,资源县和灌阳县年雷暴日数最少,都在60天以下;雷暴的季节变化特征明显,1月、11月和12月这3个月的雷暴日数最少,平均值不到1天,2月份雷暴开始增加,7月和8月是雷暴日数最多的月份,月平均值分别为11天和12天,9月份以后雷暴日数又有一个骤然减少的过程;雷暴年变化特征是由冬至夏,雷暴日数逐月增多,8月达最大值,其中4~8月份为桂林多雷暴月,由夏至冬,雷暴减少,尤其10月份以后,雷暴日数骤减,12月为最小值。对桂林雷暴的物理量特征和天气形势进行分析,发现桂林的雷暴与冷锋、高空槽及冷涡等天气系统密切相关,可以分为冷锋雷暴、高空槽(切变线)雷暴、冷涡雷暴及局地热力抬升形成的“热雷暴”四种雷暴。这些结论为进一步探讨大范围雷暴与大气环流的联系打下了基础。
雷暴 季节变化 天气形势 气候特征
吴松 黎梓华
桂林市气象局,桂林,54100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4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