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夏季旱涝气候特征及同期环流分析
利用广西88个站点1961-2006年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Z指数定义方法,对夏季降水进行旱涝等级划分。采用EOF分解对旱涝等级场展开分解,得出广西夏季的旱涝时空分布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全区性偏涝或偏旱是夏季旱涝分布的主要型态;时间系数出现极大或极小值的年份与广西发生干旱或洪涝的年份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第一特征向量时间系数旱涝交替明显,80年代绝大多数年份时间系数为正值,以偏旱为主,90年以后,绝大多数为负值,说明近16年广西夏季降水较多,以偏涝为主。对旱涝同期的500hpa环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0hpa高度场上,中高纬度地区环流经向度大,槽脊发展,贝加尔湖-鄂库次克海一带上空的高压脊加强,脊前冷空气输送使乌拉尔山的低涡或低槽得以维持和发展,从而使中纬度锋区偏南是造成广西夏季降水偏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旱涝等级 时空分布 环流分析 年代际变化 降水
蒋丽娟 吴松
桂林市气象局,桂林,54100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6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