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平洋海气界面湍流热通量的年际变化
本文采用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客观分析海气通量项目提供的1958~2006年月平均的湍流热通量及相关气象场数据,利用EOF分析、小扰动方法、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北太平洋海气界面湍流热通量年际变化的时空特征、影响因子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北太平洋湍流热通量的年际变化在冬季最为显著。我国东部海域及其向中东太平洋的延伸部分为冬季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年际变化的关键区。冬季潜热通量的年际变化在副热带太平洋和菲律宾海域主要受风速变化影响,在北太平洋的高纬和低纬海域尤其是赤道中太平洋主要受比湿差变化影响,而冬季感热通量的年际变化在整个北太平洋都主要受海气温差变化影响。受大尺度环流影响,异常低压中心的东(西)侧海气比湿差和海气温度差偏小(偏大),所以异常低压中心的东(西)侧潜热输送和感热输送偏弱(偏强)。
潜热通量 感热通量 年际变化 湍流热通量 线性回归 海气界面
郑建秋 任保华 李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230026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3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