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1959-2003年中国天山积雪的变化

利用天山山区17个气象站1959~2003年的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天山山区冬季(12~2月)气温、积雪变化趋势特征,并采用Mann-Kendall法对最大积雪深度的变化进行了突变检验,通过GIDS插值方法和DEM数据计算了它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天山山区冬季平均气温存在明显上升趋势,倾向率为0.44℃/10a,与北半球冬季平均气温的变化有着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54;最低气温增加的更为明显,其年际变化率为0.79℃/10a;最大积雪深度具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倾向率为1.15cm/10a,与多年平均相比,1991-2003年平均增加了约16%,检测表明在1976年发生了突变现象;积雪深度增加幅度最大的是西天山地区的昭苏、尼勒克,分别增加了39.3%和39.7%;但天山东部地区的巴里坤积雪深度减小了17%。天山山区积雪变化以2.8年左右的周期为主。另外,积雪日数的增加主要体现在≥10cm以上的深度上;积雪初、终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提前或推迟。

积雪 气候变化 气象观测 平均气温

杨青 崔彩霞 孙除荣 任宜勇

中国气象局 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中国气象局 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81 中国气象局 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中国气象局 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81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北京

中文

1-7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