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雨季降水主模态季节演变的时空特征

利用1960~2000年全国436个地面测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将中国雨季分为江南春雨期(3月16日至5月15日)、夏季风初汛期(5月16至7月15日)、夏季风后汛期(7月16日至9月15日)三个时段,应用S-EOF分解的方法研究了中国雨季旱涝型主模态季节演变的空间分布及其时间变化特征。主要分析了前3个主模态的时空分布特征,第一模态(S-EOF1)的旱涝分布为江南持续旱涝型,主要显示出江南地区在夏季风初汛期以整个长江以南地区的旱或涝为主要特征,具有20-30a的年代际振荡周期。第二模态(S-EOF2)空间向量集中体现了夏季风初汛期长江中下游流域和华南地区形成南北相反的旱涝分布,为南北跷跷板型,且这种分布在夏季风后汛期发生转变,这种南北旱涝急转型以2~4a的年际变化为主。第三模态(S-EOF3)主要体现了夏季风后汛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华北和华南地区降水异常呈负相关关系,即自南向北呈现三明治夹心型的旱涝分布,以低频年际振荡为主,显著周期为6-8a,同时还具有准30a的年代际变化。

旱涝 时空特征 年代际变化 降水异常 降水量 雨季

黄少妮 黄菲 黄健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环境学院 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青岛,266100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环境学院 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青岛,266100;中国气象局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州,510080 中国气象局热带海洋气象 研究所,广州,510080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北京

中文

1-11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