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江淮地区持续降雪灾害的环流特征分析
本文利用气象台站常规资料分析了江淮地区2008年1月10日到1月底持续阴天降雪过程的欧亚大气环流异常特征,江淮这次持续阴天降雪的多个欧亚天气系统组合性异常表现为:500hPa乌拉尔阻塞高压稳定,其前部横槽维持时间较长,江淮位于横槽前部,从横槽内不断分裂短波槽,短波槽携带冷平流东移南下与江淮暖湿气流频繁交汇。西太副高异常偏强,平均脊线位置偏北,频繁西伸北上,四川盆地及其东部南支槽与副高北侧边缘气流辐合叠加,江淮西南暖湿气流显著增强;700hPa江淮南部的低空急流生成北上,并与较强冷平流共同影响江淮;江淮850hPa处于南支槽前或西南涡对应的辐合带内,上升运动维持;随着西路冷空气的不断渗透南下,冷空气由于受偏西偏北的副高阻挡不能很快入海,冷空气与暖湿气流频繁交汇于江淮,江淮850hPa温度一直低于-3℃,日平均气温较低,有利于降雪的产生和地面积雪,致使江淮出现持续低温和雪灾。这次持续降雪的预报模型可概括为:副高增强西伸北上,四川盆地及其东部南支槽东移受阻,低空西南急流生成发展并影响江淮,江淮的暖湿气流输送显著增强,乌拉尔阻塞高压前部横槽不断分裂短波槽引导冷空气南下,冷暖气流频繁交汇于江淮,江淮持续阴天降雪并伴有大到暴雪;反之副高减弱东退南下,南支槽向江淮的东南方向移动,江淮转受辐散场控制,降雪区南压,江淮降雪渐止。
阻塞高压 低空急流 冷空气 降雪灾害
黄兴春 吴宏毅 鲁加兵 冯展鹏
73061部队测绘气象室,江苏徐州,221008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6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