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08年连云港市两次降雪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本文利用常规天气图、物理量场以及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2008年1月11日和1月19日发生在连云港地区的两次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着重讨论了两次降雪过程在天气背景、物理量场上的共性和差异,以及在雷达回波强度场、速度场上的演变规律和风场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降雪天气在雷达回波强度图上表现为片状,速度图上的典型特征是低层首先出现偏北气流,然后偏北气流高度逐步升高;另外,水汽输送和辐合大小以及上升运动强弱的差异造成降水量级的不同;而雷达回波强度图上是否出现零度层亮带,以及本地上空温度700hPa低于-3℃、850hPa低于0℃和地面温度小于2℃,可作为判断降水形态的重要依据。

物理量场 降雪 天气过程 雷达回波

班欣 曹开文 范从勇 朱敏华 祁欣 任曙霞

连云港市气象局,连云港,222006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北京

中文

1-6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