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一次MCC的环境流场及动力分析
利用卫星云图和高空风等各种天气学资料,对2006年7月2日淮河流域发生的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和淮河流域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大尺度环境场和物理量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MCC是造成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对流层中层来自北方的干侵入对MCC的生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流层低层华北冷空气的南下锋生、对流层中低层西南气流沿锋面爬升,为MCC的生成提供了触发机制;高低空急流耦合、天气尺度经向间接次级环流圈的形成,为MCC的生成发展和维持提供了动力条件;对流层低层能量场特征、风速风向垂直切变特征、总指数、以及云图弓状回波后部干侵入区的变化等,对MCC的生成和发展有指示意义。
淮河流域 环境流场 动力分析 卫星云图
井喜 井宇 李明娟 王明学 杜继稳 李栋梁
陕西榆林市气象局,陕西 榆林 7190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4 陕西省气象局,陕西 西安 710015 河南长葛县气象局,河南 长葛 4615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9
2008-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